•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祭祀先祖 > 正文

    为纪念宋濂诞辰700岁而作答问

    千古青萝山(浦江篇)
      问:在浦江,宋濂文化事实,体现在哪?
      答:首先体现在青萝山。有青萝山房,宋濂故居;前期自由地、无所拘碍地表达宋濂思想高度的传世杰作,都产于青萝,青萝为世界注目。有墓葬:贾夫人墓、宋璲墓、宋慎墓。又有宋濂的衣冠冢。
      其次体现在郑义门,有《家仪》,有宋濂早期学士祠,春秋祭、生辰祭均在此举行。体现在全体浦江人民心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建祠祭,印文集。浦江以拥有并滋养宋濂为荣。
      故而,浦江历史离不开宋濂,浦江文化传统,不能缺少宋濂的道学灵魂,浦江传承传统精神偏离宋濂德行文行,风俗霞绮就会漓薄,人情就会鄙俗。是宋濂文化推动了浦江的文明进程。宋殁后,缅怀宋濂的文化系列,对于二十一世纪人来说,都一样成为了文化。就如今年是纪念宋濂诞辰700周年的日子,虽是历史的河流,可就由于历史才有今天。宋濂诞生于元代武宗至大庚戌三年十月十三日。这个时间也就成了文化。
      问:十月十三日这一天,浦江有什么活动?
      答:首先,这一天,孝义郑氏之门的长老及贤子贤孙都要祭拜宋濂先生。一般到宋濂祠去祭拜。先一日,去把宋祠打扫干净,摆设祭品,还要杀一头25市斤重的肥羊,洗涮干净,整体煮熟,一并送去。第二日天明时,家长带领众子孙,穿戴整齐,齐赴本祠(宋濂祠),当年为表示虔敬,称承旨,这是诰封宋濂最高等级的爵号,拜祭礼照家族祖上规定行三献礼,由大小赞主持礼仪。与忌日礼一样(殁于洪武十四年辛酉五月二十日,故每年将殁日作为行忌日礼的日子)。仪式中要宣读一篇祭文,祭文写在祝板上,文字也是上祖遗传下来,内容简括为以下几方面:1.表奖道德文章。2.对郑氏孝义同居的家规制订不忘先生之德。3.对子孙人才的培育和尊师的感情永世不忘。原文如下:
      维年月 日,义门郑某等谨以牲醴之奠,致祭于先师翰林承旨潜溪宋公。惟公道学,邹鲁濬源,惟公文章,遐裔(远方外国)流传。徵币未起,讲道萝山,乐育所及,郁为名贤。义居礼法,咸与编笺,传世云仍,率由罔愆。瞿塘之谪,恋别惓惓,死当来归,意形于言。岁岁生辰,牲醴告虔。公灵不泯,歆此几筵。尚飨!
      并且为避免岁月悠久,子孙忘情,特将生辰祭,写进了《郑氏家仪·第六祭礼卷》。仪,礼的重要举措,古代的“礼”,相当于现在的法,“家仪”,就是家族礼法,“郑氏家仪”即郑氏义门的家族礼法,“传世云仍,率由罔愆”,到了远世子子孙孙,不许忘记,不许走样。
      所以清末民初,著名的毕生致力于蒐编宋潜溪生平文献资料的奉化孙锵,盛赞郑氏义门家法:“噫,郑氏家法真天下之绝无仅有者哉!”
      问:诚然,不由宋濂以道(修养心性之谓)育人,何有郑氏子姓奕世敬师长演为风气,岂非乃文化启沃的成效?但不知这样的优良习俗,能否因改朝换代一直延续不衰?
      答:任何事物经岁月的磨砺,或增光,或销蚀,都有可能。这自然理也。据我所知,郑氏子孙没有在时光下销蚀,如元代五世祖德璋开倡的东明山精舍,经六世祖太和扩充,请得吴莱、宋濂赓继执教,到清代乾隆中移至村右白麟溪畔,一直有戴玉祥、傅竹溪、姜芝圃、曹开泰珩圃这样的名师执教,东明书院的旗帜不倒,这是众人看得见的人才基地文化。因有宋濂在先,后来者都自觉沾了光。就说那每年“十月十三日生辰祭”吧,有资料证明,时日推移至清代道光咸丰间(宋濂550年生辰祭),还是在延续的。何以见得?请读郑祖芳《十月十三日祭宋太史祠》诗可信知:
      望断夔巫万里阴,瓣香此日倍关心。
      一家祀事斯文在,九世师承旧泽深。
      麟溪水波寒淼淼,萝山松老自森森。
      吾宗后起应谁属,读罢残碑感不禁。
      作者祖芳,号姬山,清嘉道间人。子郑楙,号竹岩,道光咸丰间编成《浦阳诗录》,是上诗见于该《录》卷二十,证明咸丰间“十月十三日祭”还在继续。不然宣统二年奉化孙锵的惊叹赞誉语怎么说“天之下,绝无仅有”呢!诗题说祭于“宋太史祠”,从历史资料推断,是在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于青萝山麓的祠庙祭奠的。因为直到清咸丰六年丙辰(1856年)才将宋濂祠从青萝山移至东明书院之偏。
      然而,郑氏义门不忘师恩德岂止此而已,每年正月元宵前还在郑氏宗祠孝友堂悬挂宋濂容像,祭拜纪念。民国以后,浦江地方戏曲演出活跃,在宋濂生辰时延请戏班祝贺热闹一番。戏班从十月十日开演,连演三天,演到十月十三日止,也成郑氏族姓一大景观!
      问:从郑氏义门这般延续五百余年的谢师活动看来,已非“谢师”二字所能涵盖,世上哪有谢师几百年不衰的?这已是儒学的最高实践——仁义行为了,是吗?
      答:是的。对郑祖芳诗细细一体味,代表性地折射了宋濂道德教育,影响深远:“九世师承旧泽深”一句“旧泽深”三字,正道着了转化了道义的高度。旧者,悠久的意思,泽者,滋润育化。接受化育的当是郑氏子孙,其“深”度表现形式,举洪武十九年一事便足以说明。朱元璋把蒙元赶走,取得政权,诏令天下州县对耕作土地面积进行普查,并绘制成图,一页页装订,俗称造“鱼鳞册”,据田地的占有多寡,核实粮赋的缴纳数量,这是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诏令十分严苛,洪武帝命令各地的大户(郑氏义门同居九世,理所当然为大户)充当粮长,兼管普查的督察管理任务。具体由朝廷下派几名太学生履行普查,岂料太学生受贿败露,朝廷得知后,郑氏义门的家长郑濂坐监察失职的责任,立即派员下来提缉义门家长。当这一祸事降临之际,族中有一名叫郑洧的子弟挺身而出,说:“此行必不返也,吾兄年八十矣,而使白首就吏,谓郑氏为无人矣!吾得死乎义,不愧扬州祖也。”(扬州祖指兄代弟死的郑德珪死于扬州狱中的故事)“遂代诣吏自诬服,死于金陵。运柩归里,乡邻哀之,私谥为贞义处士。”(事见笔者编著《江南第一家》205页,浙江古籍1996年版)这一行为,使郑氏义门的孝义声望又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抛自己头颅达到仁义顶峰的施教者,不是别人,正是宋濂继两宋的“内圣”之学,振元代草莽文化之绝响,所谓“明道躬行”又一道电光闪跃于苍穹。洧学于宋濂,淹贯经史,一本性命道德之正。可见宋濂注意思想层面的教育(性心文化)达到何等的程度。对此,宁海方孝孺为文赞叹:“舍身而取义,求仁而得仁,仁人义士之风,先后辉映,何郑氏之多贤如此也。”语意中表一而二!
      此即宋濂文化又一显征!
      问:以上讲的仅为郑氏一族的故事,对浦江一邑又应如何评说?固然,郑氏义门乃浦江众族中的一家族姓,一家族姓的孝义风气,必然引起了样板作用,诸族仰首效仿,引发浦邑整体宗姓孝敬父母,友爱昆弟,和睦邻里的习俗趋于醇厚,如吴、黄、王、戴、张等望族的宗谱中都可见征引郑氏规范等族规条文。但这类文化毕竟仅在宗姓间延伸发酵,很难见识宋濂道学闳博。是吗?
      答:对的。作为浦江母亲的儿女,是应从一邑人文的视野进行审视,很多县人都只知搬那句“明代开国文臣之首”,那样泛泛八字,确然太虚漂了。
      宋濂出生于金华北乡,一处名叫潜溪的村子,这村子很偏僻,大体与义乌毗邻,笔者曾到今艮溪口一带去寻访过,那一带已无潜溪其村,更无宋姓的居民(大约洪武十三年大难临头,宋姓人四散了,就如宁海方孝孺遭永乐之难后,本家村坊淹没无存一样)他长大后四处拜名师问学,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年),宋先生二十三岁,闻浦江有名大儒吴莱正在诸暨白门方氏义塾授徒,他就与邻村义乌人楼彦珍拜在吴莱门下。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吴莱授经于浦江麟溪,即东明精舍,他又与金华胡翰来浦江麟溪,是时宋濂二十五岁,已与夫人贾氏结了婚,长子瓒也已出生了。这一年是他生命史上跨出重要一步的一年,这一步影响了他整个人生。因为他的一只脚踏上浦江的泥土。第二年,吴莱先生因病辞馆,由他接替吴莱主教麟溪。刚好这年郑氏六世祖太和郑文融正在著《家范》(即同居家规)宋濂参与了斟酌条例,使他对孝义同居产生浓厚兴趣,故一教就教了十二年。至正六年丙戌(1346年)他已三十七岁了,决定在青萝山卜地建房,与郑氏义门结为芳邻。可是很不巧,建房的这年母亲死,第二年祖母又亡故,更逢元朝朝廷组成史局,在编《辽史》、《金史》、《宋史》,有人荐举他为国史院编修官。顺帝是个荒淫的皇帝,百姓命悬一线,这样的时局,他怎能去受职,推辞来推辞去,想出了一条妙计,逃到仙华山龙门谷当道士去,请戴叔能良、刘伯温给他写文章(送他去当道士的序文)造舆论。人都入山求道了,还能强人入朝吗?
      这么一来,直到元至正十年(1350年)他都已经四十一岁了,三月,正式迁入青萝山新居,并在此后写下著名的《萝山迁居记》,作为历史文献,宣布自己告别金华潜溪,加入浦江百姓的群体中来。在宋濂的感觉中,浦江这地方实在太好了,地理结构上,正当浦阳江、壶源江、梅江三江水的发源地,山峦复叠,正是生水之区。生水,乃有茂林秀竹;生水,生灵得以矫健。人文的布局上,忠贞才智之士迭出,所谓仙华灵秀,地灵人杰。他相信自己日后子孙,耕则为良农,学则为纯儒。
      问:宋濂初结郑氏,即帮郑氏参订《家范》,俾义居长盛永绵。那么,如今正式加入浦江群体,又将给浦江整个人文注入何等样的新血液?他是新一代婺学后进,最讲究的中原濂洛传统在朱吕融通贯汇以后,如何弘扬,如何得以实行的问题。他不想作为经学创新立异者,只让自己摆在实行者平地上就知足了,实实在在总结实际,挖掘历史,作点归纳与提升,在道学的理论基础上这么做点实事,当然只此是他能力所及的。请问,对待一个家族,搞一部法规性的《家范》,对于全体浦江人,又意味着什么呢?
      答:学识渊博的宋濂先生其实早备有腹稿,或者说胸有成竹。
      问:莫非为浦江人亦参订一部县范,让浦江男女如何成就真正的人格,达至完美的一生?
      答:正是。宋濂正是为浦江人献上这样一份礼,可供奕世享用的礼物,就叫《浦阳人物记》。《家范》,教郑氏子孙应该这么做,亦规定不该怎么做。《浦阳人物记》则不是这么订教条,而是树榜样,供后世人取式。而这些榜样都产自浦江土地上。这是部中华地方志中负盛名之作。宋濂选取人物传主极为严谨,从《后汉书》、《宋史》、《郡志》、《县经》及其他笔记、墓碑、谱图考证得来,自谓“一字不敢妄为登载”。全书记28人,分忠义篇2人;孝友篇3人;政事篇11人;文学篇10人;贞节篇2人。篇首有弁言,人各有赞(亦有数人共一赞)。八月完稿,立即由当年的达鲁花赤(知县)廉尔年八哈印行出版。这部书,无论弁言、赞,均出于宋濂的笔端,植根于伦常经义,本于儒学道统。影响明清两朝浦江的人文走向。宋濂是位“精神理想人物”雕塑大师,而一生无意从事经术疏注,做个疏注的宗匠。有眼人,一瞥便明白的。
      问:对,你说出了郑义门和浦江人两方面都是事实,还有浦江的知名度又怎么说?
      答:地以人名,普通常识。浦江小邑,有了宋濂以道德文章辅助朱元璋开辟以明代元的伟业,迎来一个太平世界,俾世人知道有县治名浦江,以致明清两代举子业出身的知识人,能来浦江知县事,均引以为荣。虽是无形的,却是无价的。今之人叫知名度!
      问:从青萝山肇起的文化,你能综扩为一句话吗?
      答:行。以人为本的文化,就这一句。在东明山化育了贞廉的人,《浦阳人物记》写了二十二人。对孝友、政事、文学、贞节都分别写《赞》,提扬审美标准。关注具体的人,才有全体人的社会善良与美好;追求才有甜果!终其一生,他只关注人的灵魂。骄阳风雨后(成都篇)
      问:宋濂心怀天下,足不越江浙,走得最远的一次,为洪武八年陪侍皇太子过江去了朱元璋老家淮西这一趟。想不到,七十二岁的老人,病恹恹踏上了去西蜀的地面,这是怎么一回事?
      答:对宋濂来说是天数罢。要说缘由,说法就多了。当时官方的说法,是因为孙子宋慎(长子宋瓒的长子)牵到胡惟庸案中去了,连累了宋濂次子宋璲掉脑袋,全家负罪流放到四川茂州(今汶川、九寨沟那一带)。而非官方的说法至少有三种:一、宋慎只是一名小小的殿廷仪礼司序班,外国使者来见,为皇上张张威仪,无权力可施展,为只为胡惟庸的孙女儿嫁给宋慎为妻,这事也有缘由。洪武帝在宋濂致仕的前一年,为谢先生十九年侍辅之劳,叫宋濂的次子璲、长孙慎来金陵,一个因他精书法,赐以中书舍人,另一个虽灵巧而无甚专长,只得充一名跑跑腿的角,在朝时间前后不足五年,娶胡家亲,也应该是这一时段。说他谋反罪,傻瓜才相信。被杀时一个年三十七,另一个才二十七。多冤呀!二、说宋濂威信太高了。越南、高丽、日本使者来朝贡见皇帝时,都要问宋先生安否,这样的问安都超过了礼仪的限度;有的还以厚币求文,虽然宋濂都是拒绝接受的。可朱元璋罪恶的妒嫉之火暗暗于胸口燃烧,说:“你现在名气大了,可要自重呀!”这明显是讯号,藏着杀机,先生却不省。三、明嘉万时李贽则说,是宋濂贪恋富贵,不该将子孙留在朝廷中,像刘基那样,至少可让子孙平安。凡创国君主,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狡兔死走狗烹嘛!朱元璋教太子握棘杖的故事众人都听传过的。二、三种说法,意在怪宋濂的不是。
      《明史·太祖本纪》说“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谋反”。定的罪名清清楚楚用了“谋反”两字,杀谋反则牵连谋反人,一直杀到洪武二十九年,就是说杀了十七年,杀到皇帝边上大功臣兼亲家公李善长。只可叹杀了十七年也没说出个怎么样的“谋反”,倒是今之吴晗一句话就说清了,“是相权和皇权的对立,冲突表面化了,朱元璋有军队,有特务,失败的当然是文官。”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索性取消了中书省,没了这个庙,丞相自然没了,由六部分职,“事皆朝廷总之。”朝廷就是朱元璋,所有官僚都仅仅是奴才。吴晗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政治变质,也就是由官僚和皇家共治,转变官僚成奴才,皇帝任独裁。朝廷无谏官,人人噤若寒蝉,人人自危,政治极端黑暗,实施特务统治。胡惟庸一案,冤魂三四万,所有开国功臣、武将文臣一个不漏(参见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恐怖政治》)。
      问:如此说,宋濂及其一家的惨剧只是独裁皇权的牺牲品?
      答:不错。而且中国的这一专制政治制度,还是中国先秦以迄两汉儒士们一代代自己用心塑就的,尤其是宋以后的理学尤多(从哲学层面并不一刀切),宋濂是中国儒士群体的一分子。所以,他自始至终没喊过一声“冤”。就如方孝孺与宋濂情如父子的学生,自《吁天文》以后著祭太史文七篇,也没敢吐一个“冤”字。因为儒学的核心理论是“三纲五常”。五常即五伦,五伦的第二伦常即“君臣之谊”,君要臣死,臣死,没理可辩的。“忠臣殉国,不惜于躯命;烈士爱君,竟忘其首领。”(宋濂《演连珠》五十首第一首语)
      问:宋濂贬谪地在茂州,却死在长江三峡的夔州,是怎么回事?
      答:历史没留下详载。离别浦江青萝山房故居是洪武十三年冬十月,具体日子就缺载了,只知贾氏夫人在此前秋九月已死了,葬了。墓葬似乎亦草草(因敕封淑人,算是有品位的命妇)押械上途的(先至金陵再转徙)。除宋濂本人外,还有长子宋瓒一家,以及次子宋璲的子女(宋璲的妻室则未见文字)至夔州,是洪武十四年五月。宋濂病得不轻,不能再溯流行走,就在莲花峰下寻寺院住下。而宋瓒一家继续押赴茂州。瓒有慎、恺、恂三子,慎的结局已如上,恺、恂亦亡,但缺如何亡故的考证文字,只知宋瓒在洪武十九年露死于茂州安远驿旁的蓬草间,其时续娶贾夫人怀一岁子怀。留在夔州陪护爷爷的只有二孙:恪、怿,为璲之后。宋濂不食三旬,5月20日晨起书《观化帖》一纸八十二字,曰:
      君子观化,小人怛化。中心既怛,何以能观。我心情识尽空,等于太虚。不见空空,不见不空。大小乘法门,不过如此。人自不信,可怜可笑。示恪示怿。
      帖子写完,便安详的合上眼,端坐而逝。夔州通判(州郡的副职长官)武义人桑以时出面办理后事,筑坟莲花峰下。似乎恪留下为爷爷守墓。怿则遵皇命去了戍所。
      问:宋濂殁前留世这首82字的遗文,如何解读?能简释一下吗?
      答:《观化帖》者,译成现如今白话文,即对待人世生死观的告白书吧。
      问:这篇告白重要吗?
      答:当然很重要,笔者在先生700年生辰为之撰文纪念,事情本身便是“观化”实证。
      问:你可否作个全文解释?
      答:当然。读者知道宋濂先生知识宏博,综六经而奴百家。就是说他不仅淹贯儒家新旧学说,而且对释道诸家学理亦都精通。《观化帖》立足道统,舞老庄、佛陀之斧,宣解生与死这对矛盾的天地之道。“观化”的“化”,是说生与死,是一种有形的转化。“大道无形”,从道的角度看,并不因人体尸骸的转化而存亡的。他举出“君子”、“小人”群体的区分(儒家的观世习例),对“化”的观察认知差异,产生“怛”与不怛而“观”的不同态度,亮出他的“观化”认知。他认为小人害怕“化”,当然达不到“观化”的高度。而他能,因为他心中“情识尽空,等于太虚”,他自己自信列于君子之队列,君子者,圣人之徒也;圣人受知于天,天是最权威的法师,《庄子·大宗师》篇就是这个意思,天,大自然也,大自然是人类最大的宗师,人类活动必须顺应自然,而不许违背。“我心情识尽空”。“情”,私欲贪婪也;识,邪恶,奸诈,权谋也。“等于太虚”,太虚,天也,乾元也。等于太虚者,与天合而为一也。不见空观的空,不见“不空”的有。大小乘法一切皆空,不如我的事理合天理的生死观更圆通,更与自然规律契合。天,无生无死,我亦无生无死。《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而小人不懂,惴惴焉怕死,那多么可怜可笑。恪,怿,千万记取。
      《观化帖》表述的不只是对死亡的达观,其实也是乐观,因为他一生对道取坚定信念,他道德载文,道与天地并运,这便是永远之生命。他如此自信,又把这样的自信传达给两位孙子,让他们莫悲伤,莫怨尤。
      问:如此解说,正证实宋濂先生一生手不释卷,读圣贤书,著传道文,育传道人,世上万事千变万化,他了如指掌,嘴不说等于说,事未见等于见,身后事死犹未死,谪徙西蜀等于非谪徙,等于是他传播圣道来西蜀。是这个意思吗?
      答:对,很对。临死一刻也许他还谨念皇上(指朱元璋)赐诗中“从前事绩功尤著,向后文章迹必传。”这是皇上圣明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就如慎罪株连为了致天下太平,为黎民百姓太平,吾复何恨!他讲索六经,无非归于一个心字,守正一心。心正,到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道也播扬到什么时间,什么地方!
      问:历史是否真的证实了?
      答:历史是证实了,并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非常感人!
      问:从何证明?
      答:一从四川地方史志传记宋濂;二从三次迁葬成都;三从造祠祖祭,复官,赐谥。总一句说,宋濂成为四川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然者,有鸿文不朽,文与道并。
      问:愿闻一一道来,行吗?
      答:一个文化人,如此际遇,发生在他殁后,史上实属罕闻,姑妄探搜,与读者诸君共品玩。
      首先从四川志乘说起。
      宋濂对于西蜀古地,一非生于斯、长于斯、官于斯、游于斯,二非流寓,于方志体例无先例可循,可检阅四川州郡史志。①明本《四川通志》载入流寓传,清本亦然。②乾隆《茂州至》载文,曰宋濂谪茂州而未抵其地,茂人思之。曰:“哲士文人,不必芳踪莅之,已足深入景仰之思矣。”③嘉庆《华阳县志》,因有宋濂墓,不仅记墓,并立《传》。④道光《夔州府志》,因宋濂卒于其境,置祭祀、又纪事于册书。
      笔者相信,川人绝非搞“名人效应”,当时宋濂乃罪人身份;他们的确出于真心的偶像崇拜,服膺宋先生的学问及人格魅力。
      其次,墓葬,古者称寿藏之区,永恒的归宿。宋濂毕竟是明开国首席文臣,帝皇师,翰林学士制诰承旨官吧,草草埋在长江之滨,在孤寂的莲花峰下,与松涛江波为邻,令多少良知之士,于心不忍。所以有三葬之行事:第一次,洪武十四年(1379年)葬在夔州莲花峰下,四周环青山,峰峰青翠莲花池,大自然护抱孤独的宋先生(史志称武义人桑以时、夔州通判,濂学生经纪丧事,严陵人余公文护视坟茔)。第二次,永乐十一年癸巳(1413年),郑楷在蜀王府,公众舆情如潮,由蜀献王一句话,出了公款,召濂孙恪经纪,坟茔从夔州迁至成都华阳县安养乡。长子瓒及妻贾氏一起祔葬墓右。郑楷写了《墓誌》。第三次,成化二十一年乙巳(1485年),又有一班文化人,觉得二次迁葬地土脉浅薄,不理想。宋濂裔孙宋璟在锦城(即成都)迎晖门外访得净居寺是处好去处,“山水环抱,土壤佳美”(潘璋《承旨改葬墓誌》语)“又有田园若干,又有池塘竹木之胜。”(彭华《迁葬宋公墓誌》语)便向献王的曾孙惠王报准,再次改葬于锦城迎晖门外净居寺址。其地当在现在的成都市区内。
      再其次,祀祠,祭拜之所。夔州有三贤祠,宋濂在祀。净居寺,废,改建为宋公祠。后,又以祠改建潜溪书院。(民初改为新式学堂。孙锵语)
    摘自2010年11月1日 浦江新闻网 作者:张文德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欢迎您发表评论: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