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清明,没能赶回为父母扫墓,只能在异国他乡,默默地在心底遥祭,祈求父母在天之灵能够谅解。
今年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回老家为父母扫了墓。一路所经之处,让人思绪万千。那个曾经让我喜爱的家乡,那个曾经让我魂牵梦绕的家,那个辛勤劳作的父亲,那个永远牵挂我的母亲都留在记忆中了。去年疼爱我的三姐也走了,想到这些,心底便痛,那是骨肉相连的痛,那是亲情难舍的痛。世界上最疼我的人走了,世界上最爱我的人走了,世界上最以我为荣的人走了,心里很难过。我多么想再听听亲人们的唠叨和嘱咐,可是再也听不到了。一掬清明泪,焚香纸屑飞。亲人来叫唤,难觅故人归。
走出了墓地,我又想看看田园风光,可走了很远的路,却没能看到往年的美景。记得三年前的清明节,这里的环境给我的感觉是云深视野远,水清柳丝垂,遍地菜花黄,人醉鸟歌唱。我用卡片机拍了许多片片,回家便写了一篇《春在乡野》的文章,来赞美自己的家乡。记得我在文中是这样描述的: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乡野。公路两旁笔直的扬柳伸向远方,它柔嫩技桠间露着尖尖的绿叶,在清明细雨里,释放出盎然激情和美丽,路两旁是大片大片的菜花。这里仿佛只有花儿在阳光下一点点绽放的声息,沟渠里的雨水轻轻流淌,沟渠旁的杨柳婷婷袅袅装点乡野,乡野中的嫩绿在春风中微微晃荡,菜花飘香,鸟儿在枝头欣喜啁啾……
在我的记忆里,这里曾经是高低不平的水洼地,那年政府号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农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成了一望无际视野开阔旱涝保收的良田,每到春暖花开,景致美极了。养眼的绿,绿得葱郁,绿得醉人,绿得仿佛要滴落出汁液来。置身绿的海洋,你会忘了感叹,忘了赞美,只是不停地深呼吸,贪婪地吮吸着清新爽润的空气,这份甘醴通透肺腑,让人流连忘返。
如今公路两侧的树被砍伐光了,沟渠里的水臭气熏天,人们掩鼻而行。公路旁的良田竖起了栋栋楼房,还有建筑垃圾。真难想象一个三口或四口之家,做那么大的楼房干嘛,既浪费农田,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可又一想,随着城乡生活的不断提高,改善居住环境也是必要的。但长此下去,总有一天人的身影会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不断膨胀的城市会吞并不该吞并的土地,可耕地一年比一年减少,建筑垃圾一年比一年多,天地间的本色也就会越来越少。为子孙后代想想,心里就更加郁闷。
清明是节气,是节日,更是传统和文化,它的意义在于结草衔环和饮水思源的感恩。然而有钱人为了炫富,却大讲排场,在墓地焚烧大量的纸钱 ,燃放大量的花炮,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黑灰满天飞,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祭奠的不文明同样让人纠结。
在清明缅怀祖先故人的日子里,我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只是祭奠自己家中逝去的亲人,很少有人祭奠革命烈士,很少有人去陵园扫墓。社会对烈士们的遗忘,让人郁闷。我们不仅要让我们的后代知道,我们的“小家”是从写在族谱上的那些先祖那里承袭下来的,我们还应该让我们的后代知道,我们的“大家”是无数不知名的革命英烈用血肉之躯筑起来的,曾经有那么多崇高英勇、无私无畏的先烈,为了谋求人民的幸福,牺牲了自己,用热血和生命为我们脚下和平的大地捐躯、奠基!他们的生命虽定格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这是一种无形的、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能够让人懂得如何坚守,坚守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坚守高尚的道德与人格。因为,它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源动力!
说到先烈,不禁想起前不久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视频报导:某医院竟然在广告中恶搞英雄形象,把炸药包换成了胆囊结石……这案例虽说属少数人所为,但问题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确应该深思!
喉舌部门不要总在出了问题之后,才想起空泛地提学习雷锋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因为只有践行才是对革命精神的最好继承,因此,我们应该教会我们的孩子如何去做——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在金钱充斥和信仰缺失的这个时代,我们的社会,特别是喉舌部门永远不应忘记自己所肩负的教化责任。一个民族的正气,需要全体国民共同的坚守和树立,不该遗忘的,就要铭记。一种不朽的精神,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它应当根植于这个民族的血脉中,成为整个民族生存与进步的永恒基因。
清明扫墓归来几多愁
清明扫墓归来几多愁
楼房与垃圾(今年清明摄)
清明扫墓归来几多愁
祭奠
清明扫墓归来几多愁
风不轻意地飘,掠起我的发稍和衣角,空气中散发的那份新活,把我的心撩成一片云,我掏出相机,几次举起,几次按下快门,终于留住了几位老人轻轻触摸小草探头时的那份羞怯与感受种子破士时的那份喜悦的镜头。(三年前的清明摄)
下一篇:悼念我亲爱的爷爷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