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清明节到了。窗外,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马路上,过往的车辆川流不息,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毕竟,后天就是清明了,每个人的心里并不尽如这春天的阳光,心里流淌着些许淡淡的哀思。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是专门只身奔回安徽老家去扫墓的。记得清明前后的那几天都是阴雨连绵的,也好象我当时的悲伤心情。天空飘着绵绵细雨,我站在父母的坟头,为他们摆上酒菜,插上白色的飘旗,祈祷他们在那边一切都能过得好。伴随着若隐若现和远近不同的鞭炮声,童年的往事一幕幕地呈现在眼前。父母为了我能够成人,历尽了数不胜数的苦难。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享到我的福。生活和工作都稳定后的我,也没有能够尽到做儿子应该尽的孝道。这是我今生最大的,也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童年对于我来说,虽然没有那么宽裕,但是父母还是尽他们的能力给了我精彩、快乐、美好、信心和希望。记得小时候,父亲就经常手把手地教我学写毛笔字。在寒冷的冬天,我和父亲一起坐在火桶里面,屋外虽然飘着鹅毛大雪,但和父亲一起用餐,丝毫感觉不到寒意。饭桌上,热腾腾的菜炉子里面汤的是从雪地里面扒出来的黄心菜,加上豆腐,吃起来那是津津有味。小时候的我非常害怕我的父亲,即使他不骂我的时候,我也不敢靠他太近。父亲是高大的,也是威严的。在他去世以后,我才明白,其实在父亲的眼里是最喜欢我的,因为不仅我是他的小儿子,而且对我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他觉得我很喜欢读书,是一个读书的料,日后一定能够考上大学。
父亲去世以后,我和母亲一起生活。是母亲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和母亲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值得我一生怀念。记得每年夏天的时候,母亲早早地做好晚饭,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太阳下山以后,母亲就把竹床往院子里摆好,我们就在竹床上面吃饭,非常凉爽。到了晚上,母亲又把竹床搬到田野边,她坐在竹床头,手里拿着一把芭蕉扇给我驱赶蚊子。而我则躺在她的怀里,数着天上的星星。那时候,我就和母亲谈生活,谈理想,谈努力。母亲总是给我信心和鼓励。在母亲的鼓励中,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宽容。每当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想偷懒的时候,总是想到母亲那双期待的眼睛,我就又继续努力前进了。我终于没有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我也终于了却了他们想我上大学的愿望。
我读初中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了。在我刚上研究生的那年冬天,母亲也舍我而去。父亲临终的那天,我本来不想去上学的,但是母亲还是要求我去上学了。放学后,一走进村子就听到劈里啪啦的鞭炮声,我就知道是父亲去世了。那年我刚十三岁,正读初一。母亲把我和哥姐召集在一起,她操持着这个家,肩负了太多的重担。93年秋天,母亲送我到村口,而我则要远离她老人家去千里之外的地方读书。看得出,母亲虽然舍不得我离开,但我远行读书她还是很高兴的。没想到,那竟然是我和她的诀别。从那以后,我只能在梦中看见母亲,也只有用泪水来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在母亲去世后的几年里,只要别人一提到母亲这个称呼,我就会流泪。好多个夜晚,我都是一个人流着伤心的泪水,那是伤心的泪,也是遗憾的泪。
今天,父母亲离开我已经几十年了。我有太多太多的心里话想和她们诉说,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和她们讲。这么多年,我一个人在外面飘荡,悲伤的时候就想起了她们,想和它们诉说心中的忧伤;开心的时候也会想起她们,想和她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在这清明时节,我仍不住要向她们说:“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在天堂里生活得还好吗?你的儿子非常非常想念你们!”时光如逝,但是我对父母的思念日益强烈。借此清明时节,谨以此文作为儿子对你们的祭奠。
下一篇:清明哀思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