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祭祀先祖 > 正文

    先大父逝世之五七纪念

    看旧照,念爷爷
    去年春节,不满二十六岁的我,在老家黄梅与红儿成婚了。这时爷爷七十六,奶奶七十七。在我们家三代以内,甚至四至六代以内,平辈中我是第一个结婚的。然而,爷爷、奶奶都觉得太迟了。年近八旬的老人,还没有抱上曾孙。不是他们思想上的守旧,而是晚境的他们也需要慰藉。
    爷爷对我和红儿说:“我跟你奶奶在老屋至少还可以独住五年,等生活实在不能自理了,再考虑到街上跟你们的爸爸、妈妈同住。你们要尽早生孩子,我们不老,还可以带带,再迟几年,就不行了!”这当中的道理与深情,我们自然懂得。然而,两三个月后,爷爷被送到了省肿瘤医院,并检查出肺癌。医生说,可能只有半年到一年的生命期限了。这时,我不禁想起春节时爷爷的话来……
    爷爷口中的“老屋”,始建于民国二十年,由爷爷的父亲梅守海(一九○六—一九七九)一手完成。三年后,爷爷便生于这个迁居的“新家”里。老宅后来也翻修、重建多次,但地基仍存,到今天也有八十年的光景了。关于我们的家史,往往也是从迁居这个老屋开始说起,它是我们这个大家庭共同的生活场所,也是我们堂兄弟这一辈的共同记忆。爷爷能够口述祖上三代的生活,然而,真正能够勾起我对祖先想象的是爷爷年轻时的一张照片。它拍摄于一九五九年,爷爷时年二十五岁,正任柴子湖小学校长(柴子湖为吾梅主要祖居地之一,邑志中多有记载)。我时常端详着它,从它透露的形象气质,似乎可以想象爷爷当年的精神追求。这一点太重要了,因为它可能既得于祖先遗传,将来又可能对子孙后代产生影响。我也不由得从中想象起爷爷的祖上来。
    爷爷的曾祖父名梅文炳(谱名立镜,字必照,号朗山),生于道光廿三年,逝于民国四年,为光绪年间庠生。关于立镜公,爷爷最喜欢讲立镜公考秀才的故事。赶考途中,立镜公偶遇同邑孔垄大族邢氏子,名传满。他是明朝正德年间大清官邢寰(明武宗戏称他“邢酸子”,见于清文学家喻文鏊《明给事中邢寰传》,《明史》亦有传)的后人。二人相谈甚欢,立镜公遂将小女许配,后生下中共黄梅第一任县委书记邢家镇(一九○六年生)。邢家镇是革命烈士,一九二七年与文学家废名之弟冯文华一起遇害。这在废名先生的《冯文华烈士传略》一文中有记载。一段颇负传奇色彩的姻缘,一个铁骨铮铮的英雄男儿!这段姻缘,这个英雄,成为梅、邢两家后代永远的共同记忆。
    我想,这个故事,爷爷的爷爷和父亲也一定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过,也一定激励过爷爷奋发向上、力争上进。我还想,爷爷把这个故事讲给他的儿孙听,也一定在无形中启发、鼓舞了他们。爷爷还说立镜公长孙柏林(一八九六年生)少年时曾随立镜公读书,这也令我神往不已。为什么要记住家史中的一些往事?我想往事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它有精神生命。虽然它已经成为过往,不可追回,但它的精神生命却能够一代代不断地传递下去。
    这张照片是我们家最旧的一张照片,它能够牵引着我们遥望或想象家庭的过去和未来。一九五○年,爷爷的爷爷梅志桂逝世(一八七八年生,七十二岁殁,与立镜公同寿)。当时,爷爷已经成为一名教师。过了几年,爷爷有了自己的家庭。再过几年,也就是一九五九年,爷爷拍下了这张照片。我想此时年方廿五的爷爷,正值青春年华,一定意气风发,希望有一番作为。此后,爷爷在教育的园地上辛勤地劳作近半个世纪,先后担任六咀中学、团洲中学等中小学校长。一九七九年,爷爷的父亲梅守海逝世——很凑巧,与一九五○年一样,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二○○六年,爷爷、细爷一起在祖坟处为志桂公、守海公等先人重新立了三块大墓碑。这当中追念先祖的深情,我想我们堂兄弟每一个人都懂得的!
    爷爷谱名端炉,学名梅岭春。这也是夏衍《上海屋檐下》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它还让我常常想起《梅岭之春》这部作品。现在,爷爷的病情并没有恶化,我衷心祝愿他战胜病魔,真正地安度自己的晚年。而我们,也从忙碌的生活中被惊醒。有时,我总在想,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抱愧于先人呢?先人给了我们恩泽,我们却总不能回馈,忽略、漠视是经常的。端视着这张老照片,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不知道现代人的子孙是否能够懂得呢?
    作于2010年11月19日

    不孝孙杰按:
    大父梅公岭春殁于2011年4月5日零时五十分,至今日为五七之纪念。时余代父撰悼词有云:“呜呼慈父,遁入仙乡。时惟清明,同下同殇……惠及亲友,儒士遗光。阴泽后世,百年共仰。”诚不愧然!
    余曾发誓为大父撰生平年表,惜未动笔,至大父登仙,既愧且恨,家族往事不可复多问矣!又尝希大父为余手书“一脉书香”,今亦不可得矣!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