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清明思亲 > 正文

    思念让爱永存

    思念让爱永存
    ——鲜花一束祭公婆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天空晴朗,春风荡漾。翻过山岗,走过草坪,我们来到公公婆婆长眠的地方。
    低头凝视墓碑前花丛中公公婆婆的遗容,思情涌动,清泪成行……抬头遥望公公婆婆乘鹤西去的白云深处,心中在默默地大声呼唤:“远在天堂的爸爸妈妈:您们好吗?”青松点头,山谷回声,心灵即刻有了感应,与公公婆婆生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跃然心头……
    婆婆公元1978年6月8日先于公公离开我们,享年69岁,距今离开我们已有34年了。1973年初刚与先生结识时,婆婆正在呼和浩特照顾产后的二嫂,先生怀揣我的照片赴呼和请婆婆过目,老人家仔细端详我那张留着齐耳短发、戴着深框眼镜的照片后第一句话竟然是“挺像大使馆里的工作人员”。得知这样的评价,对未曾见面的婆婆便有了能断文识字、知书达理的第一感觉。初见婆婆,一位身材高挑、满口吴侬软语、典型江南水乡的阿婆形象,再加上和蔼可亲、做事干练的言行举止,果然是一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妻良母,让我顿生敬意。
    在婆婆身边的日子里,老人家有许多贤良淑惠的品德深深地影响着我。婆婆一生没有参加过社会工作,跟着在铁路工作的公公从家乡无锡石塘湾走出,去过上海、到过北京、先后又在山西的大同、临汾等地落过脚,最后定居太原。公公在外忙事业,婆婆居家相夫教子,一生带大七个儿女。在战乱的解放前,公公离家在外,在夫妻聚少离多的日子里,婆婆经常只身一人带着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今天逃兵荒,明天防空袭,用自己的爱心和付出的艰辛保护着孩子们安然无恙长大成人。婆婆一生任劳任怨、勤俭持家,不仅编织毛衣、绣花的技艺超人,还会烧制一手色香味俱佳的江南菜肴。在物质匮乏的六、七十年代,婆婆精打细算巧安排,家中的生活照样过得有滋有味。
    在婆婆身边的日子里,老人家有许多默默的付出让我铭记终生。记得在长女即将降生的那一刻,临产前频繁的阵痛和呕吐,让我心慌意乱、坐立不安,痛苦地蜷缩在病床一角,陪在我身边的母亲也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婆婆闻讯做好午饭赶来,一边耐心地劝我进食,一边安慰着我,稳定着我的情绪,一边凭着自己生育孩子的经验,轻轻地捋着我的中指,告诉我不要着急,待脉搏一直跳到指尖,才能进产房。婆婆的悉心关照,为我减轻和减少了许多产前的痛苦。顺利分娩返回病房谈及当时的情景,在场的人们错以为母亲是婆婆,婆婆是母亲呢!细心的婆婆,在我产后的那些日子里,不厌其烦,一日不重样的多餐,使我尽快恢复了体能,按时回到工作岗位。三十八年前,也许是得益于婆婆科学合理的黑芝麻、核桃等的营养加餐,大女儿今年虽已近不惑之年,满头的乌发仍然飘逸潇洒,仍然长的过了膝。
    还记得每年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的年夜饭,婆婆提前几天就一个人有条不紊的忙碌上了。三十晚上,一桌丰盛的团圆晚餐呈现在家人面前:鸡鸭鱼肉、蛋饺蹄髈、煎炖蒸炸、冷拼热炒、荤素搭配、样样俱全。二十几道大菜,每道菜婆婆都会冠以“和气生财”、“吉祥如意”、“健康长寿”等寓意的菜名,既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又寄望来年家庭更加幸福,生活更加美好。七十年代,家里已然是一个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除了太原,还有在香港、北京、呼和、集宁等地居住工作的哥哥姐姐们。大家落座后,婆婆还要为没能赶回家过年团圆的大人小孩摆放好碗筷、添饭、夹菜……点点滴滴,彰显着婆婆那伟大的母爱。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是家人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也是婆婆最费心最辛苦的时候。每每忆及此事,是我最最思念婆婆之时。
    公公于公元1996年7月18日与婆婆天堂重聚,享年89岁,距今离开我们也有16年了。在失去婆婆的日子里,大哥远在香港,二哥供职于北京,小弟弟则新婚不久,公公绝大部分时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公公与婆婆相比,对我们少了些儿女情长之母爱,却多了些如山的父爱。
    公公生活起居颇有规律,一生酷爱读书学习。虽然做了一辈子的财会工作,但对古典文学也情有独钟,还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1978年末期,“十年浩劫”基本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上下刚刚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百废待举。处在而立之年的先生,童心未泯。每日工余饭后,沉溺于电子游戏之中。颇有远见的公公见状,先是循循善诱,告诫先生不可浪费大好青春年华,要抓紧时机学点有用的知识或技术,以弥补文革期间造成的损失,有百利而无一弊。先生玩心不改,公公一怒之下,竟以夜半三更离家出走的办法教育先生“改邪归正”了。自学了一段时期,在领导的推荐下,先生有机会去铁路技校、上海等地外出学习,由一个普通工人成为筹建铸造机械化车间的技术骨干。在两个女儿幼小的心灵里也永远留下了父亲年轻时挑灯夜读、打着手电趴在地板上认真查看图纸的形象。
    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公共交通行业处在深化改革时期,我作为运行系统一线处室的管理人员,负责分管客流调查、线网布设、作业计划、现场调度、运行规章制度、票务管理等基础工作,大量的工作需要大篇幅的文字记录、分析、留存。于是《月票客流全量调查数据分析与应用》、《公交线网优化初探》、《调度人员培训教材》、《票务管理规章制度》、《司乘人员职业道德》等等文章脱稿后,公公都会作为我的第一阅稿人,认真地在每一篇文稿的文章结构、措词等方面及时给我提出许多好的修改建议,对我的工作给予了鼎力支持。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八十年代初,公公为我解析《满江红.岳飞》这首词中我记忆最深的一句。那时,公公经常谦虚地对我说:“等你有空,我们一起研究研究文学方面的事”,可是先生在外地学习,我工作家务缠身,总也抽不出空余时间向公公请教学习,《满江红.岳飞》这首词是我唯一一次详细聆听公公对古诗词的讲解。公公带着满腹经纶走了,我给自己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今天,能够告慰公公婆婆的是当年您们视为宝贝的孙女阿雯阿雪,都已长大成人并已为人妻为人母,两人都继承了爷爷的财会专业;两位孙女婿同时了却了爷爷生前的心愿:一个是单位的财会精英,一个是铁路公安的骨干;如果太公太婆天堂有知,两个重外孙都会用标准的英语与您们会话、向您们问好了。
    此刻,我们站立在公公婆婆长眠的地方,默哀致敬,并代表定居香港、印尼、美国、加拿大、悉尼、北京、温州等海内外所的有亲人,鲜花一束祭公婆,让天地之间的爱永存……天堂里的爸爸妈妈:感谢您们为我们带来幸福美好的今生!亲爱的爸爸妈妈,祝愿您们在没有烦恼的天堂永远快乐!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