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拜祭亲人 > 正文

    母丧百日祭

    母丧百日祭
    家母故于2013年1月2日 (农历壬辰年冬月二十一),至2013年4月11日,整100天。母丧百日祭
    母生于1921年(农历辛酉年九月初二),享年九十有二。 一生勤劳,艰苦备尝。临终前 久卧病榻。一年零四个月之后溘然长逝!儿女忍别母去,声咽丧帷,肝肠欲断。
    瞻云仰天,慈容不再。守孝不知日落,思亲常望白云。
    母祖籍湖北,生自西京省城,上教会学堂尚能识文断字。然居长安,而久不安,抗战间随其父母至池阳县后遂与吾父伉俪,次年于县城姚家巷故居生我。祖父教私塾,封建礼教甚严,母受束而抑郁,悠悠数十载。解放后母携全家返乡,身心始宽松,而随之精神振奋。
    母姓李,名讳越秀。具美德,为人如其名。母孤身侍农,勤俭持家,上孝公婆,下哺子孙,任劳任怨。且和睦乡里,宽厚仁慈,其高风亮节,令乡邻赞。
    母自城回乡后,参与乡村扫盲,兼任过生产队会计数年,为乡村文化尽微薄之力,颇为乡民拥戴。因父在外,母在农村要自担重任,操持四代八口之家; 苦学务农,躬耕细作,养儿育女,节俭持家。以弱小身躯,撑家门天下。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冒炎日酷暑,顶风雨严寒,兴家立业,为乡里传诵。。
    母从解放至吾父亡,三十余年间,家中重担惟母独挑。期间为我的二曾祖父母,祖父母,我的外祖父母养老送终; 1952年我的二叔父心脏病过逝,也为母一手操办。早年母除养自己儿女,还照看年少的三叔,并担当教养娘家两个妹妹之责,管上学、工作直至结婚生子。他们的后代连同我的三叔的女儿,都曾寄养乡里,由我母照看。我的三叔感恩,视大嫂为母,直到晚年仍厚恩不忘。
    吾母德馨,薄以待已,厚以待人。对邻里有求必应,手有宽余常接济穷困。而自己则苦寒岁月等闲度,勤劳操持过一生。母养我姊妹三人,历尽艰难。困难时期亲戚朋友,多因饥饿有求,母宁可自已少食,也会予以接济。是年,三叔全家及亲戚八人回乡,母倾其全力供他们度过饥荒。
    父逝后,母随我移居省城。终日不辞劳累,为我照看儿女,给全家做饭。因母的照顾,随时随地热汤热饭,使我多年的胃病得以根治。母一生无任何嗜好,家常便饭以清淡宜。晚年喜听广播,有时好与家人麻将。怎奈我们均上班,不能经常陪同,现在想起,深为憾事。
    晚年母回故里居大妹家,两妹交替照顾,我与子女隔月探望。母临近九旬,处处为儿女着想。第一次住院后待头脑清醒之机,把几年来我和两个姨给她的零用钱,除日常应用,剩余积攒计两万余元交于大妹,备为日后办其丧事。
    母一生只为他人,平凡且伟大。相比之下儿女孝心未到。
    山岳巍巍,河海荡荡,吾母峻德,千古流芳。母自前年卧床,历尽痛苦,好在有两个妹妹.悉心照顾,我在省城定时为母买药,得以延续母之生命。
    呜呼,母终是离开了人世,此乃人生之规律,谁都无法挽回。愿后世之人将吾母之恩德.铭记于心,永矢弗忘!
    查暖问寒,言犹在耳,怀胎哺乳,恩岂忘心。今值吾母逝世百日之际,缅怀母德,铸此文,掬成告奠,仰祈灵佑!
    青山无语、九天寒彻、慈母仙逝、音容宛在、母仪千古,追思无垠。
    痛哉,吾母安息!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欢迎您发表评论: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