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拜祭亲人 > 正文

    清明时节话祭奠先辈

    又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因为今年是母亲去世的第三年清明节,按照中国传统的民间习惯,作为儿子,尤其是家中唯一的男丁,那是需要到母亲的坟头祭拜的。因为远在地球的南部,虽然中国已经将清明节列为国定假期,可我只有以文祭奠母亲,以心祭奠所有的祖先了。
    太太宽我的心,她以在国内的传统方式,在南半球的家里完成了祭奠祖宗的仪式。她说,就像当年母亲在世的时候,还不是在上海,每年按照习俗祭奠着墓葬在海那边宁波的祖先。
    20年前,父亲去世后,我陪着母亲去老家选择父母的墓地。当时我和母亲先参观了安置在奉化蒋介石先生母亲的坟墓,母亲看后感叹不已,称那是相当不错的位置坟地。也不知道她是否有看风水的经验,还是她对自己未来的渴望。母亲确定了父亲的墓地,当然也是为她自己选择了未来的安息地。今天再到那看,当年在半山上选择的墓地还是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邻居”,今天在边上已经差不多半面山都被墓碑占满了。而我们当年选择给父母安置的墓地,面积是今天“邻居”的的二倍以上,那高度更是有1.5米。如果说句玩笑话,在那片坟地中,父母的骨灰盒是被安置在“豪宅”中了。
    前年与儿子一起去祭拜父母的时候,我和太太认真而又慎重地与儿子谈到先辈墓地的问题。我告诉儿子,由于我和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没有一起生活过,我几乎没有他们的印象了,母亲也曾经带我去老家找过先辈的墓地,可因为时间太久,加上文革中破四旧的原因,那墓地已经找不到了。看到到处用墓碑铺设在路面上,我都想是否可以找到可有先辈名字的墓碑。我们现在到了清明节,就算那已经成为国定假日,成为社会鼓励民间祭拜先辈的日子,可我们能够记得的也就是父母了。
    我们与儿子有过约定,等我们过世以后,千万不要为我们做坟建墓。因为我们看到漫山遍野的墓地,看到那人为建造的环境使得青山变建筑,而且那些建筑对环境没有美的改善。中国人多,如果每个人死去都要占有一个平方米,那也要14亿平方米,可那还是一个不断增加的数字。中国本来就人多地少,我们死去后还要占有活人的地盘,似乎有点不太说得过去。从社会学角度讲,亲情关系以相聚的时间和紧密的程度有关,对于二代以后的人们,您让他们去祭奠祖宗,那就相当于我们与他们说您要相信上帝一样的概念。他们主观上是无法形成祭祖的冲动。
    无论从环境学角度讲,还是从经济学角度去看,中国目前推行的火葬方式本身是进步的,可中国社会对殡葬业的改革推进还是有问题的。本来火化后就已经不完全的骨灰,我们却非要按照棺木的形式去安葬骨灰盒。导致现在中国的小“房产”每平方米7-8万元,甚至于更高的价格,比活人居住的大房产都贵。
    目前中国在提倡树葬、海葬、壁葬等绿色殡葬形式,可那还是很难被广泛接受。今天的清明节祭奠的方式,很多人将此营造成为家人团聚和踏青的方式。
    中国是不断地扩大墓地的规模,让每个先辈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祭奠方式引导成为一种消费?这似乎值得探讨。再过30年,当我们的独生子女面临那么多的祖先,他们怎么才能够尽到孝心呢?今天那么多的墓地,今后给谁祭拜?留着的意义何在?
    如果我们的社会从现在开始,像我们父母那辈改变棺木安葬亲人的方式那样,改变我们今天对骨灰盒的安葬方式,我们将给后代带来的是一种解脱,我们给环境带来的是一种改善。因为您不用担心您的儿女会忘记您,您也不用期待儿女每年都会到您的目的前去祭奠。
    祭奠祖先,那是中国民族的美德传承,而无论安葬的方式,还是祭奠的形式,更主要的是活着的人对先辈的怀念。任何祭奠只是一种表达,而最好的表达就是思念、回顾,而不仅仅是一年一次的墓地祭奠。在我记得的几十年中,我母亲除了她不能自理后,她几乎每年都在清明节、农历7月半,大年三十,会做很多菜,点上香烛,准备酒水,在家里举行祭奠先辈的仪式,几十年中,几乎没有见她去先辈的墓地,可她就是那么坚持记得拜祭祖先。我太太嫁到我家后,在家学着独立祭奠祖先仪式后,我母亲高兴地和亲友说,她有接班人了。太太三十年来,也继承着婆婆的做法,每年都在祭奠着去世的父母,包括她在国外生活。这是不是可以说明一点,有情的,不管在哪,都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示。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