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追思故人 > 正文

    清明节缅怀母亲

    想记录点关于妈妈的文字,已是情感中由来已久的事情。母亲离去已经整八年,可说实话,在这八年中,我没有刻意、认真、完整而又连续的想念她十分钟以上,并非做女儿的不想她,而是我从来就不敢打开那尘封的相册和记忆,怕见到她陪我们过了几十年的那张慈祥而又沧桑的脸,怕忆起她为我们小时候吃了多少苦洒了多少汗,怕自己的心情在记录文字的同时颠簸、沉浮,怕我的感情阀门一旦打开就如洪水决堤般难以关闭,更怕提起笔,我那拙劣的文字根本配不上母亲那为我们操劳一生而在我心中无比尊贵的生命。可是最近梦里总是时时出现她,不知道是我太想她,还是老人家太惦记我。总之这相似的梦境提醒我,我应该用户最朴素的文字,用最真实的感情,沉下心,执笔缅怀我那从生至死一直都过着艰苦生活的母亲,哪怕自己山穷水尽,词不达意,也会让我的心里安静些,踏实些,以免自己时时受良心所扰,受梦境所困。
    有人说:“当你在父母身边时你做的足够好,你尽力让她们开心了,你尽力让他衣食无忧了,你尽力让他们健康了,你尽力让他们安度晚年了,即便他们离你远去了,你也不用落泪,因为你尽力让他们幸福了”,实话来讲,我对此话深信不疑,只可惜,我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因为在我上面提到的任何一个方面,我都没有尽够义务与责任,更没有尽全力后轻松释怀的感受,有些是因为自己年少,没有好好体会父母,有些是时间所制,不能尽忠尽孝,有些是思想不够成熟,想都没想到。总之,我可以找到许多不重复的理由与借口来掩饰自己,也许正是这些理由让自己的母亲不断的包容着自己的儿女,继续的爱着我们,无怨无悔的为孩子们付出罢。但今天,这一切都让我无法安心,也成为我今生都没有资格向自己的女儿索取更多关爱的理由,因为我在做女儿时未尽全力。作为受过教育有基本素养的个体,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完全可以体会妈妈的苦,如果当时再细一点心,就可以看出她实际每天在带病工作,需要调养、休息,如果我能及时强制她停止工作充分休息,就一定会延长她的生命,使她能安享晚年,享天伦之乐。但这一切却都变成了永远不可能发生的如果。那妈妈,当年苦中作乐供孩子们读书,是不是也带着带着让儿女能够感恩尽孝的一份期待呢?那她有没有过在我们粗心时偷偷的辛酸?我无法忆起能证明此点的痕迹。
    出现在我的记忆里最早的一幕,是妈妈带着我去她的老家,第一次离家出远门的我,整夜伏在妈妈的背上不愿呆在农村姥姥的黑屋,而妈妈只好在此夜里背着我徘徊在姥姥家的巷口,任凭我在她肩上流泪,哭喊,用一个母亲最涵养的忍耐包容着我的任性,不断的在脑子里想着让我安静的办法,末了,妈妈把我放下,用她男人一般粗糙的大手扯着我的小手轮圈,一直到我幸福晕了为止。那一年妈妈可能45岁。她回家是为了照顾一下年迈的姥姥,而我却哭闹,让她站在巷口迎着平原的劲风为难。今天不到四十岁的我端个水盆,直腰都会酸痛,想像不出四十五岁的母亲是用怎样的一种力量扯着我的小手轮起了我的幸福。
    后来听邻居大娘讲,妈妈 之所以在四十二岁还生下了我,是有着家庭背景的。母亲第一胎生了女儿,就是我并未谋过面的大姐,她的到来使妈妈获得了初为人母的快乐。听邻居说,姐姐很漂亮,皮肤白,头发黑,是那个年代典型的美女,妈妈爱她,她爱妈妈。她能勾会织,天生灵巧,学习成绩也相当不错,善待三个弟弟和当时她唯一的妹妹,是妈妈心中完美的女儿。而天灾无法预测,人祸照样没有前兆,在那个林区森林小火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在那个让妈妈浑然不觉的一天,姐姐被那辆刹车减速失灵后疯狂的小火车带走了她十九岁的生命,上帝无情的赐给了母亲撕心裂肺的伤痛,也留下了她生命中刻骨铭心的阴霾。母亲的泪凝成了血,汇成了河,心情灰灰度日如年,母亲不断默想着姐姐在她生完三个弟弟之后经常说的一句话:“妈妈,你怎么不生个妹妹?”,看着她身下只有三岁的二姐,妈妈在想,有没有一日,她也会重复这样一句话揭起她的心灵之伤?于是在那个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在原本就没有打算再生育的母亲在大姐走后的二年后生下了我,我不知当时妈妈是何种心情,作为她最小的女儿是不是我的出生给她的内心带来了些许安慰?是不是在承受了十月怀胎的身体之苦但在精神上却能忘记一些痛?如果有,我会觉的我的生命存在此时此刻就是最有价值的。因为我知道,孩子们欠母亲的,是永远还不完的。每个儿女对母亲的付出,都远远小于母亲对孩子们的奉献,不等价,更不平衡,不知道守衡定律,为何在此就失去了效用。
    母亲一生都很包容,可就有一次,我伤了她的心,一直到我长到十七八岁,我才理解母亲那一刻为何那样动怒。七岁时,我忘记了自己的一项什么无理要求导致母亲没有答应,于是我学着大人般的口气抱怨:“还不如死了的好”,当时母亲听了,突然像疯了一般,拉起我的二个胳膊就往门外拽,嘴里还说着:“我叫你去死,我叫你去死!”那一刻,我怕极了,不知道为何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为何触怒了我慈祥的母亲,长大后,我了解了自己出生的背景,才逐渐明白,那一刻,那句话,对于失去过一次女儿心灵无法弥合的母亲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所以,我从此不再提死,直到现在,无论遇上什么困难与挫折,我都不会这样想,因为我慈爱的母亲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女儿这样,哪怕是毫无实际意义的顺口说说罢了。她希望自己的儿女在任何时候都能生存、自立、坚强。
    一年秋天,二十几岁的二哥,礼拜天与几个朋友伙同去山上打松子,这是一件妈妈极不愿意让孩子做的事情,原因是孩子做这件事可能会不安全,因为山区每年都有因此摔伤了胳膊和断了腿的人,而且熊也经常出没在松林,有时可能会遇上并伤到人,但二哥一直请求母亲让他去,母亲默许,但我能看出妈妈心里一直担心。到了下午三点钟,不见二哥的身影,妈妈急的坐不住登子在屋里走来走去,不时打发我们到出山的道口去打探,可每次我们带回来的都是没有人看到他们的消息,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五点钟,仍然不见二哥的影子,我感觉到妈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就像真的要发生什么难事一样,气色异常凝重,吓的我们连大气也不敢出,不断的找相关能安慰妈妈的话,却又不断受到妈妈的否定,一会,妈妈说二哥一定摔到了腿,一会妈妈又猜测是不是遇上了熊,我当时虽然也担心二哥,但我心里却埋怨妈妈怎么一点不往好里想,想的都是一些极端的在我眼里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妈妈就这样魂不守舍心急如焚的度过了三个小时,到了晚上六点钟,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远远的听到了一群小伙子们的说话声,我们几个都几乎同时秉起来呼吸,仔细辨别是否有二哥的声音,越来越近,是他,妈妈几乎一个箭步窜到大门口去张望,待二哥走到跟前,母亲却又突然像疯了一般,拿起门前的一根短木棍,打向二哥的后背与屁股,二哥一时不知为何母亲动怒,委曲求饶,我们都与母亲讲情,不让他继续打。末了,妈妈说:“我再让你出去没时候回来,我再让你没时候回来!“,接着就到屋里独自落泪去了,此时此刻,她流淌的是心疼的泪水是释然的泪水,她盼着他安全回来,已完全忽略了儿子爬山一天的累,妈妈多希望她的每个孩子安全,每个孩子健康,她已经失去了一个,不能再让任何一个孩子有任何的闪失,任何的闪失都会导致她精神崩溃,她把无限的爱与牵挂转化成一种极端的“恨”的方式发泄出来,以至于我们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离开家中,办完事都会以最快速度归位的习惯,从不贪玩也不延误时间,而那一年的松树籽,我们却吃的异常不是滋味,因为是二哥挨了一顿打才换来的,而这也正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与牵挂,如今,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我们都更懂了这其中蕴藏的深刻含义。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是一个有着严重男尊女卑观念的勤劳妇女,家里的好吃好喝的不多,都永远属于父亲,哪怕是自养的鸡下了一枚蛋,也会被妈妈小心翼翼的收拾起来,早晨打成鸡蛋水,搅上一点奶粉,端给我上班的父亲,在妈妈骨子里的观念当中,男人在这个家要倒下,天就塌了下来,父亲是天。每日三餐,父亲都在母亲的精心调理下,把仅有的营养食品,提前端到父亲的座位处,让父亲独享,而自己无怨无悔的在厨房继续炒着家里其他成员吃的饭菜。每每,都是最后一个上桌,于是饭菜就都是凉了的,剩了的,可从未见她对此有一丝抱怨,吃饭也是草草对付,因为有许多活赶着她,不允许她有丝毫懈怠。因为在我的家庭成员中,三兄弟,二姐妹,都要读书,没有一个人愿意选择放弃去帮帮他们,和母亲的奉献相比,我们做儿女的是多么自私,我们甚至都没认真想像一下,一个弱小的肩膀,怎么能承受五个孩子同时读书的压力。所以相比之下,母亲就成了我们一个林场内差不多最奉献、最勤劳、最有正事的母亲之一。我不知她是怎么样坚持把我们供养出来的,而且只有父亲林区的那区区一点工资,而母亲却把生活打理的,哪个也没有耽误学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有三个在外住宿求学,二个在家里上学,可是当我们把现在看起来也并怎么样的那点小成绩汇报给妈妈时,却能换来母亲那样欣慰的认可。妈妈,那时太累了,之所以倒下,我们都知道是积劳成疾所致。在我印象中,母亲从来都是早五点起,等我们起来,妈妈早都干了一阵子的活了。而母亲也通常是最后一个休息,我们一觉醒来,妈妈干完外边的活又忙乎上了家务。她是如此能干,是盼孩子出息的力量在支撑着么?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我小时候没赶上好时候,现在才吃苦,你们只要愿意读,我就无论如何都让你们读书”。经常是,我们取得了一点小成绩,她就会直起她那本来就累弯了的腰,坚强的风里来雨里去了。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母亲精心而又执著,默默劳动打理着并不富裕的生活,她竭尽所能做着她能做的事把我们五个兄弟姐妹拉扯长大、读书、就业、结婚、生子,让我们每个兄弟姐妹都有底蕴与实力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我念初中时时,母亲已近六十岁,身体情况大不如从前,开始嚷着头晕偏头痛,不知什么时候起晚上睡觉也打起了呼噜,兄长们大多求学在外,我与姐姐在家里最能感受到母亲的状况,却因年少无知,没有给她合理建议,也不知该怎么关心她,因当时就医条件不好,生活经验也不丰富,不知道其实这就是心脑血管病的前兆,妈妈于是落下了这个致命的疾病。这就是山区的闭塞带给我们的童年缺失—–信息积累少,看不到问题的实质,更谈不上具体的措施。这样的疏忽导致了母亲六十二岁那一年,终未能撑住患病倒下,在病床上度过了她生命的最后九年。就这样,在母亲最需要人陪伴、安慰、关爱的特殊时期,由于儿女居住地分散,我们却很少能陪到她身边,更谈不上用尽孝道,她度过了人生中最难捱的九年,直至心血耗尽,也没有提一件让她的儿女们为难的要求。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每个儿女痛失亲人后最难过最歇斯底里的口述,也是此刻最悲观最无奈最心痛的表达。我知道我记录这段文字,会怎样控制我的感情,因为我深知我的年龄、环境,已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合适的空间、时间,让我在某个心伤之处去尽情的发泄。也许我该用人都有生老病死的概念置入我心,安慰自己,也该用宿命的观点来解释人的离去。也许我能更好受些。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