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清明扫墓 > 正文

    清明节里回忆我的奶奶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年已不惑的我再一次想起了我慈爱的奶奶,想起了自己在奶奶呵护下的童年、青年时期生活的点点滴滴,沉浸在对逝去的奶奶的回忆中。
    我的奶奶是一位小脚老太太,她1906年出生在松辽平原腹地、辽河岸边一个叫于家屯的小村子里。她们于氏家族是个大户人家,有着浓厚的传统家族礼数,虽然奶奶没有什么文化,但毕竟大家庭出身,为人做事也大气、明礼。

    奶奶65岁才得到我这个长孙,奶奶呵护着我从小到大,给予我超乎常人的亲情,使得我多少年之后回忆起奶奶仍然是泪光晶莹。

    忘不了奶奶掬一捧路边的清泉,为我洗去炎夏的暑气,折一束柳枝,在田间为顽皮的蹦蹦跳跳的我遮挡正午的骄阳。这样一幅“田间、清泉、顽童,老妪折柳遮阳”的画面深深定格在我的记忆中,但愿我能有机会请到一位画师,再现那样一幅原生态的田园风光画面。在我心中,这是一幅最具朴素美、亲情美的画卷,可惜我不能亲手将它绘就;
    忘不了奶奶围着蓝色的棉线围巾,迈着因裹脚而略显蹒跚的脚步,顶着凛冽的北风到学校,怕我中午饿,给读小学二年级的我送去用炭火盆(冬季里农村老年人都习惯在炕上放一个炭火盆取暖)烤熟的地瓜(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冬季吃两顿饭,没有中午休息)。直到现在,我一直钟情烤地瓜的香甜,有时候来不及去食堂午餐,就以烤地瓜解决,朋友们笑我有烤地瓜情结,却不知这其中的温馨,吃着烤地瓜就会想起我慈爱的奶奶;
    忘不了奶奶在一旁默默地守护着写作业的我,及时纠正我的坐姿,及时为我挑亮煤油灯(那时候的农村经常停电),使得我的视力一直到现在也保持的很好。在我学习累了打盹的时候,奶奶守护在我身旁,不让来往的邻居高声讲话,怕吵醒我。文盲的奶奶像虔诚的信徒一样跟我小学时的启蒙恩师周昆讨教孩子成才方法。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我自己没有叠过被子,都是奶奶代劳,我每天起床后就带着我家的大黄狗跑步到村外树林间背书,我十四岁半读高中时在学校住宿,竟然不会叠被子。高三的时候,在校住宿好久没有回家,梦见奶奶步履蹒跚来学校看望我,醒来后泪湿枕巾,在第二天的数学考试中,我有如神助思维异常清晰,一举解决掉好几道难题,有的题目是班里唯一做出正确答案的。1991年我的高考成绩发表后,告诉奶奶我就要去长春读书了,奶奶异常高兴,有一天中午我在她身边打盹的时候,她对来串门的邻居悄无声息地说,“我大孙子考上了,没来通知呢,还不让说呢”,我没有睡熟,没有睁开眼睛我也能感觉到奶奶那溢于言表的极大的欣慰感、满足感、自豪感。可惜的是我只能为她老人家做到这些了,因为我上学走后不久,她老人家就因与她最疼爱的大孙子之间物理距离的瞬间拉开而黯然神伤,突发脑溢血,以86岁高龄仙逝了,上学之别竟成了我和奶奶的永别,憾事……奶奶辞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变得忧郁,是头顶的国徽给我以力量,是家中长子的责任给我以勇气,历经时间的洗礼,使我一点一点重又回到阳光、自信的自己。可以宽慰自己的是,我参加工作后竭尽所能地从各方面照顾好爷爷的生活,满足他老人家的心愿,爷爷一直希望风里雪里奔波的父亲能有一件羊皮大衣御寒,可是父亲为了培养我们兄弟读书一直没舍得花钱买,我把刚刚发下来的羊皮大衣带回家给父亲穿,爷爷很开心,同时我开始资助考入吉林市的弟弟读书,减轻家里的负担。与奶奶同样属羊的爷爷在这样心满意足的环境中以92岁高龄离开了他挚爱的亲人。
    忘不了奶奶……忘不了奶奶!!!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虽然裹着小脚,却步履从容,神态慈祥安然。在呵护着我长大的二十多年的时光里,潜移默化中教导我许多为人立世的道理。教导我知足感恩、勤俭自强、宽容善良。

    奶奶教导我们要知足感恩。奶奶的前半生是在风雨飘摇的旧社会中度过的,历尽艰辛,饱尝生存的艰难。那时候家里唯一的财产就是口粮,而她通常要节省着,掺着野菜吃,留一部分备用,“胡子”来了要把粮食给“胡子”,以此来保家人的平安。新中国成立后,她常教导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才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咱们家两代人才有读书的机会,要感恩共产党,做一个对国家、对他人有益的人。生活一点一点好起来了,奶奶节衣缩食地培养我的父亲读书,父亲卫校毕业成了一名医生。奶奶经常向我们提起,在那挨饿的岁月里,一家人因为长期吃野菜(灰菜)充饥,缺乏蛋白质,造成身体浮肿、长斑,她跟爷爷找到当时的生产队长,队长看到身体不好的爷爷、步履蹒跚的奶奶生活着实不容易,顿发恻隐之心,给家里送去了一碗黄豆。在那个年月,这一粒粒黄豆成了爷爷奶奶一家人的生命保障,分明是人们心灵深处迸发出的最朴素的、最善良的、最真切的闪光的金豆!这一粒粒黄豆不仅给一家人的身体补充了蛋白质,更是给这个濒临生存危机的家里注入了希望的强心剂!这一粒粒黄豆仿佛是长征路上伸向陷在沼泽地里的战友的一只手,也仿佛构筑了凄风冷雨中摇曳着的残灯不被吹灭的一道屏障。这一粒粒黄豆不仅使一家人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更使一家人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如果没有这种朴素的人间温情,不知会有多少人挺不住生命的煎熬而掉队,所以奶奶经常嘱咐做医生的父亲要格外照顾好那位队长的全家人,奶奶就是这样一位明礼、知足、感恩的人。也正是因为奶奶生前经常提起的黄豆情结,使我一直保持一个习惯,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单位食堂那每天都装得满满的剩菜桶里从来没有我的贡献。写到这里,我突然读懂了父母这些年为什么虽经我们兄弟极力劝说而依然坚守着不离开那个偏僻的小村子,因为那里有长眠的爷爷奶奶,他不能为了去城里养老而让爷爷奶奶孤独的留在那,另外还有一班父老乡亲需要他。父亲六十年代卫校毕业后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也为了能更好地赡养爷爷奶奶婉拒了导师劝他留城的机会,甘愿留在了农村,几十年如一日过着清苦的生活,至今手不释卷专研医疗业务,处处为别人着想,几十年无偿为村里五保户、无依无靠的老人解除病痛,此时此刻我懂得了父亲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坚持,是一种慈悲,更是一种境界!也更深刻地懂得了父亲为我们立下的“修身、齐家、报国、利苍生”的家训。
    奶奶教导我们要勤俭自强。奶奶从旧中国走过来,一生勤俭,性格刚强利落,也许是出于改变家庭命运的目的,奶奶节衣缩食苦心孤诣地培养父亲读书,从我们家两代人的身上,再次印证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奶奶她老人家能自己做的事就自己做,能自己克服的困难就自己克服,轻易不求人。她老人家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晚年的身体也还硬朗,八十多岁的人生活完全靠自理,从不用别人照顾,自己穿的衣服总是浆洗的干干净净,再用棒槌敲打的平平整整,自己能做的事从来不麻烦别人,家族中的晚辈们都异常尊敬这位刚强利落的小脚老太太,这使我明白了“人至无求品自高”的道理。奶奶经常对孙辈们讲,男孩子要有志气,要经风雨,要皮实也要瓷实,面对挫折和困难要坚强,“过哪河脱哪鞋”,没有过不去的坎。正是在奶奶朴素思想的熏陶下,我不断从挫折和困难中汲取经验教训,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凡事从自身找原因,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修养,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一点一点地进步,一点一点地实现自强去赢得自尊。
    奶奶教导我们要宽容善良。她老人家心地阳光,与人和气,与世无争。奶奶因心有大爱而善良、因历经曲折而丰富、因心底无私而高贵。奶奶处处为别人着想,经常挂在嘴边的信条是“拿人心比自心”,对人宽容、厚道,见不得别人受苦,经常教导孙辈们要“yuqi”(这是奶奶专用的词汇,我的理解是要求我恬淡、内敛,不招惹是非,不与人犯口舌。也有着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朴素思想,所以书面语应该是“儒气”二字),我对奶奶用的这个词很受用,有一次我从单位下班回家,天色已经擦黑了,途经一个市场,一位老妈妈在卖葡萄,看到我走过就向我兜售,我见老人寒风中形单影只,心想买一点吧,就过去挑选,老妈妈一边介绍她的葡萄一边说看你这个孩子就挺“yuqi”的,我抬头看看她,心里想不到在这都市里,还有人用我奶奶的话,我说,我全买了吧,这样您好能早点回家。回家跟家人说起,卖葡萄的老妈妈可能永远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对“yuqi”这两个字这么受用。家族中与奶奶同辈份的妯娌二十来人,她都能和睦相处,从不与人发生争执,像十奶以及弥勒佛一样总是笑眯眯的十七奶奶都乐意跟奶奶(爷爷排行第九,家族中的孙辈们都称奶奶为九奶)在一起,她们之间一辈子没有红过脸,就是因为奶奶厚道,胸怀宽广如垠,有长嫂的风范,忍让力、包容力强。在奶奶辞世20年的时光里,回忆着奶奶,我才渐渐体会到了奶奶那“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偶尔看到韩剧里祖孙三代大家庭的温馨,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奶奶,如果奶奶在世时看到这样的韩剧,也一定会为她自己苦心呵护起来的枝繁叶茂的大家庭而倍感自豪!奶奶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卑微而坚实的生命,平凡而知足的人生”正是善良、丰富、高贵的奶奶一生的写照!
    在奶奶的影响下,物欲横流的环境里我学会了保持共产党员心灵的宁静,过平淡简朴的生活。工作中、生活中逐渐步入“不抱怨的世界”,从内心体察刘金国副部长的民众情怀,牢记宋占生老校长“大浪淘沙”的训导,做好心理准备体验陈占旭老厅长阐述“吃辛苦,受委屈”的职业境界,hould住寂寞,心存敬畏,心怀感恩,真切地体悟到了周国平先生“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的真谛。
    奶奶的爱将伴随我的一生,奶奶对我的影响将让我终生受益。
    有奶奶呵护着的日子是幸福的,回忆着奶奶的时光是温馨的。在奶奶辞世的第二十个清明节之际,回忆着奶奶的音容笑貌,写下了上面的文字,以为纪念。

    二OOO年八月 第一稿(手写)
    二OO二年二月 第二稿(手写)
    2002年12月,得到张笑天主席的亲笔回信指导
    2012年2月5日一清早开始,怀着虔敬的心,滴水未进,泪涛汹涌,泪雨滂沱,一边修缮一边回忆一边在笔记本上敲击键盘到14时,至4月1日清明节前夕,其间经过多次小的修改,形成此第三稿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