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思念老人 > 正文

    清明追思——回忆父亲

    历尽坎坷,始志不移
    父亲早年参加革命,一生坎坷, 命运多舛。回忆父亲的一生,心情难以平静。
    早在一九四九年,父亲已经是中共闽西南厦门中学联合支部的书记。他不畏艰险,利用办墙报、办图书室,积极地传播革命思想,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发展进步力量,发动师生罢课、罢教,同反动的国民党当局作斗争。为了迎接解放,带领党员和群众绘制交通线路图,监视码头蒋军动态,搜集官僚买办投资参股企业资产情报以及国民党政府机关人员名册等。国民党施行白色恐怖,党内有的同志被捕,父亲仍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多次躲过国民党宪兵抓捕,坚持地下活动和鼓舞同志们的斗志,为解放军解放厦门做了大量的工作,表现出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坚强的革命意志。
    这是一段可歌可泣光荣的历史,是一段我党解放战争时期地下斗争历史的缩影。也正是这一段历史,父亲在解放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迫害。但他始终能够正确对待,始终不放弃对党、对他所忠贞的事业的信仰。相信乌云不能永远遮住太阳,千锤百炼才是我党的钢铁战士。
    在党内反右倾运动中,时任中共开元区委副书记的父亲,遭到错误的批斗和残酷的关押,身心受到严重的打击和摧残。一年后虽然走出监狱,却没有完全平反,父亲背负冤屈,被下放农村,降职使用,但他非常珍惜每一次为党工作的机会,并默默无闻地做出成绩。一九六三年,他拖着反右倾落下的病根,带一支农村工作队到生活条件艰苦的灌口田头大队蹲点。由于缺乏营养和医疗条件,他多次晕倒在工作现场。还有一次下到偏远的山村,无力支撑病弱的身体而跌入山谷中昏迷不醒,所幸被路过的农民救起,才免于一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带领农民群众,战天斗地,修水渠引稻种,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把一个吃饭都成问题的落后农村转变为丰衣足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连续三年荣获得“省农业先进单位“称号。他们从内心感谢党,感谢政府。
    “文革”期间,父亲又遭到极左路线的迫害,被错误地进行隔离审查。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立场坚定,坚持原则,保护了曾经一起进行地下活动的出生入死战友,又一次经受住严峻考验,又一次展现出峥峥铁骨的共产党员浩然正气。文革后期,组织上没能及时地给父亲作出正确的结论,他身上还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却仍然一如继往地服从组织的安排,任劳任怨地活跃在基层工作岗位上,先后担任中华公社干宣队负责人,思明区小教支部书记,厦门第一中学支部书记等职务。直到一九八五年,父亲才被组织上彻底平反,恢复名誉,落实政策,安排在厦门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当副书记。在文革后期的这段时期,是父亲人生的重要阶段,前半辈子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不仅荡涤他的心灵,也铸就他人生的成熟和事业的升华。值得一提的是,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间,他担任厦门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当时的厦门一中,正是所谓的阶级斗争的重灾区,派性争斗激烈,许多有教学专长的老师在文革当中被打成反革命和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等帽子,人心涣散,秩序混乱。父亲顶住各种派性压力,坚持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不顾体弱多病,经常利用下班时间,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访教职员工家庭,与他们心交心,了解他们思想动态,消除思想顾虑。这期间,我们做子女的,对父亲的早出晚归,还有几分抱怨,因为他把对子女的关爱转到学校的繁忙的工作中。在他的努力下,教职员工排除了干扰,化解了矛盾,消除了派性,凝聚在党支部的周围,为以后的拨乱反正打下坚实的基础。打倒四人帮后,百废待兴,父亲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恢复教育制度,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当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对学生负责”的双全思想,全面抓德智体美劳,全面抓教育质量,其中包括高考升学率和毕业生合格率,重新启用具有教学专长的老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进行传帮带,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教学氛围。在他主抓高三的工作的几年里,厦门一中的高考成绩和升学率一跃而起,排在省市前列,创造了连续多年的高考神话。
    父亲就是这样的人,集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于一身。无论职务高低,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只要能为党工作,就不顾个安危,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奋斗进取。并且通过不懈的工作和不断地作出成绩来向党证明,他对党的一贯忠诚的赤子之心。
    父亲虽然常年身处逆境,却坚强地面对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句是他人生的座右铭。他从不抱怨命运,也很少向子女和亲人说起他所遭受的不公的境遇,却时常教育我们,要相信党,相信组织,不愿让负面的事,影响我们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父亲晚年得了重病。知道自己时日不久时,他又一次选择坚强面对,他用尽自己力量,从心底到喉咙上发出微弱而又坚定的声音,唱起了他们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音符,“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继承了先烈的殊勋……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 ……东进, 东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潸然泪下。我们看到一个老战士,去向马克思报到前的释然和对信仰的执着。
    回忆是美好也是痛苦的。父亲离我们远去,我们至今还能感受到他的存在。他的音容笑貌和赐予我们的面对困难的力量,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