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拜祭亲人 > 正文

    纪念芸儿的婆婆–摘自丈夫的文章

    又是一年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秋风中摇曳的菊花在母亲的坟头又一次绽开了,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四年了,年仅四十五岁她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母亲走后的第二年,我结婚成家,不久女儿来到我们身边,十四年来,我们对于母亲的思念没有随着岁月的流失丝毫减退,相反随着女儿的慢慢长大,那份母亲对于儿子的爱在我们自己为人父母的过程中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母亲1948年出身在一个家教非常严格的农民家庭。排行老大,读了三年小学后便辍学。随后便协助父母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放牛,放羊,打猪草,照顾弟妹,再后来便是在生产队出工挣工分。由于严格的家庭教育和生活重担的磨练,母亲在待人处事和农活处理上渐渐成了她同龄人的典范。
    母亲十九岁那年,生产大队挑选农村干部,母亲凭借她出色的个人素质受到了社员们的拥戴,母亲担负起了全大队的妇女工作。从此母亲更加繁忙,不分昼夜地为工作,为家庭奉献着。
    1969年母亲结束了自己地娘家生活,和父亲成亲。由于父亲当时还在部队服役,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和母亲三人,母亲在这个崭新陌生的家庭里用她的智慧与勤劳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1972年父亲退役回家被安排在附近镇里得小工厂上班,母亲依然在家从事大队的工作,操持家务,侍奉公婆。
    1973年我和弟弟来到了母亲身边,双胞儿子的到来给母亲带来了无限的欣慰,但是由于环境的恶劣,营养的缺乏,工作的繁忙,我们的出世带给母亲更多的是苦难,但是母亲硬是凭借她的辛勤与劳累,在汗水,泪水和一个个不眠之夜的陪伴下引领着我们慢慢长大。
    1979年随着农村分田到户和我们兄弟俩的上学读书,母亲的压力越来越大,责任田里的农活,大队的工作,学习上对我们的辅导,做人处事上对我们的教育等等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在母亲的教育与引导下我们兄弟俩在学业上十分顺利,1987年我们初中毕业,也就在这年暑期,母亲在我们住房二楼翻晒棉花时摔倒下来,人事不醒,由于邻居们得及时救送,母亲在医院里呆了一个月后便迫不及待出院了,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母亲得身体已大不如前了。
    1990年我中专毕业顺利参加了工作,弟弟还在就读高中,母亲繁忙得脚步并没有停止,一样日以继夜地操持着整个家庭,她操虑着我们兄弟俩的前途,关注着弟弟的学业,1993年弟弟高中毕业,母亲在为弟弟筹措学费的途中病倒,哪知道这次母亲的病倒竟是她长期劳累以及六年前那次摔伤落下的残疾在向她做最后的摧残。
    母亲住进医院二十五天后,她带着对生活的眷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弥留之际在她的眼神里依然充满了对父母的歉疚,对丈夫的忠诚,对儿子的牵挂。
    母亲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做为女儿,妻子,母亲,她做到了一个女人所能做到的一切。
    站在母亲的坟前,母亲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还是那样清晰明了,坟头那随风摇曳的秋菊仿佛就是您的化身,您永远,永远就在我们身边。
    让儿子为您点燃思绪的香烛,祝愿我们的母亲在天堂的国度里安康,幸福。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