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清明思亲 > 正文

    辛卯清明纪念父亲文章之五

    初学书法时,听李正峰先生讲过一节课。他说,临摹字帖,要学一个记一个;有人临帖时还能一笔一划,等到自己写时又回到老路上。白费工夫。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其时我还在师大读书。现在,字早不写了,但先生的话还记着。后来,我分配到师专教书,跟李先生成了同事。说起他到师大讲课的事儿。他仰起头,朗声一笑,说,有过吗?
      我请李先生写过两幅字。一个横幅的,太大,没裱;一个条幅的,写了几句唐人的诗,挂在书房里,顿觉蓬荜都生辉了。
      一日,住我隔壁的一位老师来聊天,说起李先生,才知道五十年代他还是个新派诗人。那老师随口背了一段李先生的诗,听来音韵婉转,和谐有致,教人讶异。一次,去见李先生,问起这事,他说,不值一提,不值一提。然后,拿他写的几首古诗让我看,只觉得语浅意深,比同古人。
      李先生写字,内容多是自己新近的古体诗或小品文章,很少直抄别人的东西。
      我搬家以后,忙来忙去,就不常与先生见面,偶然碰上,寒暄两句,便各奔各路。
      一天下午,王仲生先生打电话叫我去他那儿领一篇文章的稿费。刚巧李先生在座。王先生开玩笑说,今天这个款子不能白白拿走。
      于是,我就邀二位先生到附近的餐馆吃饭。请李先生点菜,推辞半天,要了一盘他最爱的红烧肉。
      饭前,李先生问我有什么新作,我便拿写太白山的几首古体诗向他请教。他看了看说,意思还好,只是平仄不合。说着便掏出笔在片纸上划起来,把诗中不规矩的地方一一标出。王先生在一旁笑道,这顿学费没白交啊。
      吃饭时,我说喝点酒,王先生说,他血压高,算了。李先生大概觉得无酒无以助兴,便自告奋勇给大家讲笑话。说黄河小浪底大坝工程开工典礼,某领导讲话,因不学无术,句逗之不知,竟念成:黄河小,浪底大……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听李先生讲笑话。
      听说我搬家,不在校园里住了,李先生便问新屋的情况。我说,留了一面墙,等先生补白呢。他仰起头,朗笑一声,说,回头把桌子撑开,茶水泡好,到家里写去。
      2001年的春节还没过完,我回到南郊家里,打算改日去看望先生,谁知不久就得到他去逝的消息。事后,我和朱鸿兄讲起这事,他说,世上的事想到了就做,稍一迟疑,便永无机会了。
      上面的文字是李先生去世不久写成的。距今已经十年。
      十年来,我再也没看过它。
      前几日,忽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李先生去世十年了,想纪念一下,叫我写篇东西。当天下午,我把手头的事情放下,把十年前的这篇文字翻出来看。又找出一本李先生的书画诗文集。我随手翻着。
      看先生的字。
      读先生的诗。
      看先生的画。
      读先生的文章。
      读着读着,生出许多感触来。我想,要是先生今天还在,我会去见他。先生会拿上好的茶水招待我。我们会说许多的话——关于书法,关于诗歌,关于时事,和政治。我甚至想象得出,话到兴致处,先生会仰起头来,发一阵朗声的笑。
      但是不可能了。现在,我独自一人,默默地,在乍暖还寒的午后,只能面对这些清冷的笔墨与文字,想想先生。如此而已。
      不错,李先生是书法家,是诗人。过去是,现在还是。这有他的作品为证。但是,李先生曾经是一个热乎乎,活泼泼的生命,现在不是了。
      现在,他只活在亲人与友朋的记忆里。
      合上书,我又想起一些往事。
    一次,和一个搞书法的熟人谈起李先生。人说,他呀,太书生气了!网上扫墓
      书生气。我一直在心里问,什么是书生气?
      又一次,我到李先生家坐。茶过三巡,日下三竿。看着一桌的笔墨纸砚,满墙的书画作品,李先生忽然发问,你说我的字究竟怎么样?
      怎么样?我心下思量,李先生也有这样的困惑?
      一个人和笔墨,和文字,打一辈子交道,留下那么多作品。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心境呢?
      我似乎看到了答案。
      李先生在辛巳年新春日,给他的孙子写了一个条幅。其文曰:吾年七旬,尚不能从心所欲。言有所失,行由不当。回顾往昔,四十不免于惑,五十未知天命,六十闻而不通,此皆修身不力所致,甚以为愧。
      李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人。他非但不在人前自我标榜,还私下里书付孙辈,责己以求共勉。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书生气吧?这种做法,与时人夸夸其谈、自我标榜的风气太隔膜了。但是,相比现在时常困在一堆熟人与陌生人中间,被不断升腾的烟味与酒气围着,听那些成功或如何成功的高谈阔论,我更受用一个人,与先生默默相遇的这个下午。
      窗外,天色已暗。对面楼屋放飞的鸽子已经归巢。
      楼旁的旷地上,一树玉兰,正开得明艳。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