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思念老人 > 正文

    追思亲人,感悟清明

    4月5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忘不了祭奠逝去的亲人,铭记他们为了后辈无私的奉献与无悔的辛劳!

    追思亲人,感悟清明
    此花献给在天国的父母

    追思亲人,感悟清明
    此花献给已故的姐姐、姐夫

    追思亲人,感悟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逝世的亲人安天眠

      一场急匆匆的雨应时而下,勾起了我对去年清明节的所有记忆。去年清明节我办了一件大事——把我父母亲的坟墓迁移到了陵园公墓里,完成了多年想办的一件大事。我的父亲已经逝世60年了(因突发疾病,去世时只有46岁),在旧社会没有留下照片,我因年幼没记事,所以至今我都记不清父亲的摸样。母亲已经去世21年(享年84岁)。父母去世后都是埋在自家的几分自留地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建,还有马路要改造加宽等,父母的坟墓早晚是需要搬迁的。前年我小姐姐去世了,她的儿子们选择了近几年天门市民政局才新修的陵园公墓,这个公墓初见规模。当时我也随机给我的父母购买了一个双人墓,与姐姐姐夫在同一个陵园中。按传统风俗,祖坟只能在清明节动土的。所以去年清明节,我们专程回到老家给父母移坟,把父母的遗骨迁移到陵园公墓里。母亲当年是火化,骨灰盒基本上是完整不损。移过去后,是陵园公墓管理处人员帮助安放好,并按统一标准格式重新修立了墓碑 。这样,我的父母和我的姐姐姐夫他们在天国也生活在一起了,让他们相互能“照应着”;每年的清明节、春节等节日,子孙后人去拜祭也方便多了。
    今天又是一个清明节,我因有事脱不开身,没能回老家拜祭,只有在网上遥祭。昨天电告老家的侄儿们,要他们代我多烧几株香、多烧点纸钱,愿父母和姐姐、姐夫好好安息吧!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主要是因我父亲去世得太早,使我们家陷入困境。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姐姐,她们都吃了不少苦,她们的一生都是充满艰辛和坎坷。我曾发表过博文《我的母亲》和《怀念亲爱的姐姐》等文章来纪念她们,讲述过他们苦难的一生经历。
      我以前一直不信神信鬼,不参与那些迷信活动,现在慢慢意识到,清明节祭祖,这也是对一种传统模式的传承与发扬,而这种模式却深蕴着尊敬老人的传统习俗,更烙印了一种民族精神与炎黄情怀。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年轻人的今天,都是父母赐予的,往上追溯,一代一代地蔓延,不可弃根忘本。普天下的父母都以年迈换取了后代的茁壮,他们从盛到衰等待着后辈的从衰到盛,正如清明这个荣与怨的结合体一样,一个家族总循环着旺与衰。年轻人不要辜负父母的给予与奉献,更不要将父母的培育转化为年富力强后而抛弃老人,甚至虐待老人。这些都是犯法的行为,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违背的。
      逝者已去不可追,我们要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每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年轮随日光漂移,清明来了又去了,留下孝心一直在,要善待老人!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