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追思故人 > 正文

    清明祭奠亲人 千万莫让“断魂”情绪生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扫墓时,在缅怀逝去的亲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心理哀伤处理,千万莫让“断魂”情绪影响日常的生活。
    场景1:“呼天抢地”费神伤身
    汽车离公墓越近,陈女士的话就越少,走进公墓,她的眼睛就开始红了,女儿、儿子和儿媳妇担心地跟在她两边,低声地劝她“控制情绪”,生怕再发生去年昏倒的一幕。谁知陈女士见到老伴的墓碑,依然“泪飞顿作倾盆雨”,哭得不能自已,女儿也被她的情绪感染,抱着母亲痛哭起来。
    专家:控制情绪,平和缅怀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缅怀亲人的习俗,中国的传统是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来表达哀思,清明节就是这样一个集体悼念的平台。林紫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资深心理咨询师林紫说,从一方面看,这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处理不良情绪;从另一方面看,集中时间、集中地点的哀悼也容易造成一个“情绪场”。因为情绪可以“传染”,过度悲伤无法控制的情绪对老人、孩子和体弱多病者有很大伤害,曾经有老人因为祭扫时情绪激动导致脑溢血。
    一般情况下,过分控制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但一些人在祭扫时可能会情绪过于激动,出现头晕颤抖、喘气急促、呼吸困难、浑身发软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亲友应对其搀扶支持,轻拍其背部,自上而下抚摸脊柱,必要时把当事人带离祭扫现场,平缓其情绪。另外,为预防亲友到祭扫现场过于激动,还可以事先在家里先花点时间集体缅怀过世亲人,这样有利于提前宣泄一部分哀伤情绪。
    场景2:高峰出行累出病来
    清明前夕就那么一两周,相当于要经历一个短途春运,火车拥挤、高速公路拥堵,这对许多人来说已经是苦不堪言的经历——身体疲惫,情绪低落。到祭扫现场痛哭一场,然后再面对拥挤拥堵,在重新面对工作之前人已经垮了。更不要说清明祭扫者里有相当比例的老人和孩子,体质较弱的他们夹杂在成千上万扫墓大军里,对身心健康是相当的考验。上个月,网友“阿秋”在某论坛上说:“看到石家庄文明祭奠网的消息后,我打算注册一个‘网上纪念堂’,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在网上祭祀先人。”
    专家:节省体力,新式祭祖
    在传统的祭扫方式外,现在有很多新式的文明祭扫方法,林紫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网上灵堂、网上祭扫等方式比较有益健康。首先,节省体力;其次,网祭是一种相对柔缓的情绪表达方式,回避了祭扫现场可能出现情绪过度激动的“情绪场”;最后,网上祭扫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影音等多种渠道缅怀先人,这些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不至于让祭扫者过度沉浸在哀伤情绪中,导致丧失自我,而有利于其内心情感由悲哀转为正向。其实,用音乐、文字、图画等方式进行哀伤处理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艺术治疗方式,祭扫者的网上灵堂虽然并非专业治疗手段,但也有利于情绪转化。
    场景3:胡思乱想,莫名恐慌
    华小姐的父亲一年前过世,此后她时不时会出现莫明其妙的想象画面,自己因为各种意外死去,见到了父亲,可同时离开仍然在世的母亲和先生,她又觉得歉疚不已。这种不由自主的“瞬间想象”在清明节前夕又频繁出现,华小姐觉得自己是否心理出了问题,非常痛苦……
    专家:重新寻找爱和力量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会有各种表现的死亡恐惧,而在人群中,近期丧失亲人、工作压力大或者有童年心灵创伤的人更容易出现这一情绪。从时间上看,清明前后是许多人出现莫名恐慌的集中点。
    我们总是在一段段关系中确认自己,获得力量,最亲的亲人离去了,意味着最紧密的一段关系消逝了,对有些人来说,也就带来了自我的迷失。这时,拒绝成人亲人过世这一事实,拒绝与人交往,拒绝饮食都可能出现。这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内心缺乏力量的外在表现。这种力量要从两个方面重新寻找,一方面,亲人虽然过世,但亲人的精神已经通过我们留存下来,这也是先人带给我们的心灵力量;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从仍然在世的亲人身上获得爱和力量。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