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清明思亲 > 正文

    外婆祭文

     2010年12月9日,外婆去世了。在家奔丧的那几天,家里人曾让我写一篇悼词,以便在出殡那天让大舅念。对于悼词在我老家是很少用的,大部分人家都是按照村里的风俗来的,对于念悼词这个环节基本上是没有的。于是在让我写悼词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上网搜个范文来改改,把它当作了一篇作文来写。因为要考虑到很多条条框框,加上我这写作有限的水平,所以基本上没对范文做多大改动,与其说是自己写的,其实更准确应该是抄的。事后想想实在是愧对外婆,在她老人家走之后,都没能用心去写一篇怀念她的悼词。
    听我妈说,外婆老家平遥,在很小的时候(大概是9岁左右)被家里卖到现在村子的地主当童养媳,并生下了一个女儿(也就是我大姨),之后才改嫁给我外公。母亲没说改嫁的原因,也没说外婆之前怎么样,不过我可以想像外婆的命运比较坎坷,至少没有幸福的童年,起初的婚姻也很不幸,虽然在当时的社会不算个例。之后和外公一起到老,育有四子一女(我母亲)。
    从记事起,外婆给我的感觉话很少,几乎没见过她发过火,更没有责骂过我。每年的大年初二,母亲都会回娘家(老家的习俗),那也是我最期望的,不仅是可以和表哥表弟一起玩,多多少少会希望在外婆家多住几天。母亲对我们很严厉,小时候没少挨过打,外婆总是护着我们,也会说母亲几句。那时候外婆自己养着鸡,每天早上会冲鸡蛋汤给我们,小孩爱吃甜的,外婆总是会多放点糖。舅舅给外婆买的吃的,也总是会让我们先吃,那阵只要有母亲在,就不允许我们吃,外婆总是偷偷的放到我们碗里,然后顺便嘴上埋怨一下母亲。以至于母亲准备回家的时候,我总是不愿意回去。听母亲说,我哥很小的时候在外婆家住了近一年,并在外婆家的村里读了一年的幼儿园,那一年把我哥给惯坏了。后来偶尔听母亲讲,外公和外婆比较惜子(方言),从没打骂过她,尤其是对我四舅(最小的孩子)更是疼爱有加。后来读初中,我家搬到县城,平时回老家也只能等到放假了。那时刚到新环境,也刚进城,有点不适应,总想着回老家,一到放假太别兴奋,终于可以可以回老家玩了。每次回老家,我总会去看看外婆,顺便吃个中午饭,外婆的饭我总觉得比母亲做的好,尤其是腌制的咸菜(到现在没吃过比它更令我印象深刻的东西),每年我表姐(大舅家姑娘)都会从外婆家带点。这么多年似乎都形成一个习惯了,每次去外婆都想让我住一天,一个人实在无聊,我很少会住。但不管怎样,只要回老家,我第一想法就是应该看看外婆。外婆比较干净,家里虽然不是很大,但收拾的很整洁,家里有种特殊的气息(尤其是被子上,睡觉的时候特有感觉),给我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即使不看我也感觉得到(或者说能闻到吧),外婆去世之后的住的那几天,那种熟悉的气息总感觉越淡越淡了。之后上大学回去的次数更少了,一年也就那么两三次,但每次见外婆,很少感觉到她的变化。只是这几年外婆身体变差,加上上了年纪,所以显得有点瘦了,但外婆的头发一直很多很密,白发也不是很明显,别人总羡慕外婆的头发好。
    在送外婆走的那几天,舅妈感慨外婆一生命苦,少年离家,老年丧女(大姨在同一年去世的)。去世之前,外婆一直在问大姨的病情怎么样,不过似乎也有不详的感觉,只是从不说,就如同在去世之前一样。从医院回家后,外婆一直不同意睡在炕的最上边(靠窗户),之前一直在那睡。老家有风俗,人死在上炕上不吉利。回家后没几天外婆就永远的走了,没有太多的话留下,就如同生前话不多一样。母亲总担心外婆在“下面”受欺负,那几天一提起来就哭。
    之前打算年前就写完,可是一直没有开始写,这期间断断续续写了三次才写完,想想真对自己失望啊。外婆安息,走好。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欢迎您发表评论: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布评论